close

這幾天,比比阿姨(痞媽的小妹)夫家的大嫂(也就是比比阿姨的老公的大哥的老婆),正在進行一場抗爭--她要離婚。在2007年,這個名詞並不新鮮,可是,事情發生在埔里鄉下,這可就是大事一件,大到連不相關的痞媽都忍不住要說說話。

這位大嫂是個瀕臨絕種的保育類人物,為什麼這麼說,因為在21世紀的現在,對一個自私又幼稚的丈夫能忍氣吞聲,對一雙小氣挑剔的公婆能無怨無悔,這種媳婦打著燈籠都沒得找,痞媽自嘆不如!從比比阿姨的口中,或許不客觀,畢竟比比阿姨與那位大嫂一樣是她們家的媳婦,但是,PS2姨丈(比比阿姨的老公,愛打電動PS2)的話總可以採信了吧? 連他都覺得自己的父母與大哥太過分,沒有誠意了! 更何況是局外人的我們。而且其實我們早就覺得,這大嫂怎麼能撐這麼久? 所以才說她是絕種的保育類人物。

一步步過往的細節已不重要,重點是,這兩人早已經是兩個個體,這個家早已不再是家。當夫妻都走到這一步, 那沒出息的大哥,想的卻還只是大嫂能不能"再幫他還完這筆債"後,再來簽字登記離婚,都已經這樣了,為何那雙老人家還是不肯放手?還跟大嫂的娘家說她可能是"卡到陰",要她娘家想想辦法,絲毫不認為是他們的寶貝兒子造的孽。父母對孩子的愛竟可以盲目到這樣,竟可以將孩子耽溺到這步田地。這大嫂不是一夕之間才這麼絕情的,她守候過,堅持過,也努力過。可是,當她死心了,她那個長不大的老公,卻還要靠他的爸媽來哀求挽留,這樣的婚姻,我不能理解為何還是有人說"不要離"?

或許真的是鄉下,民風保守,無法接受"離婚"的衝擊。但合與離之間,到底有多少的緩衝? 合了,這位大嫂必須繼續忍受一個無理的丈夫,與一對無助的老人,只為了檯面上一家和樂,相安無事的假象。離了,她可以找回自我與存在,不需看夫家的臉色,但她得獨自面對爾後的社會與生活壓力。 面對這樣重大的抉擇,我相信她既然選擇後者,一定是經過了相當相當沉重的考慮。是誰說過:「當女人的心死了,她將會放棄一切飛出去,一去不回頭。」當她一而再,再而三的忍讓不吭聲,卻仍舊不被當作一回事,這之間要有多大的悲哀,她才死心的?

阿媽(痞子的外婆)知道後,說:「她對公婆做成這樣,真不值!」,但問到贊不贊成他們離婚,我的媽媽卻沉默了....。這是怎樣的一種思考邏輯? 宿命嗎? 習慣嗎?無法從丈夫的身邊獨立出來,這是多可怕的一種想法與習慣?我不禁想到,如果是我,如果今天換成是我? 我會怎麼做? 離或合? 我不知道,還好我不知道,永遠我也不想知道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cgpecky 的頭像
    hcgpecky

    快樂小小黃&families

    hcgpe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