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.....我一定是想太久了,才會弄到這般地步.....
其實,早在半年之前,就看上Canon G7了。只是今年一直花錢,在家裏的大事還沒搞定前,我沒有勇氣把錢砸在玩具上。
後來,聽說G9出來了,興沖沖的去查了一下,哇靠!! 貴到離譜ㄟ!! 功能也沒多大的改進阿!! 回頭再看G7,竟然停產了! 這下我欲哭無淚。不想多花那麼多錢,又不願買二手G7,好吧,就只好等等看會不會有G10囉!
看著看著,突然發現現在的DV其實功能越來越多,不要太挑剔的話,用DV拍靜態照片,也可以拍到3、4百萬畫素的東西出來。這樣一來,帶著一部DV出門,就可以錄到全家人,也可以拍個幾張傻瓜照片。似乎不錯! 於是我放棄看G系列,靠到DV這邊來了!
那天,Vickey從荷蘭回來,看他背了一部Sony SR7,很是吸引人。但是,價格與配件卻一點都不親切,這是我很不喜歡SONY的主要原因。
又爬文爬了好些天,終於在資訊展會場裏下手了!! 買了一部JVC MG575,畫質雖然不是SR7的Full HD,但是,我又不是要拍什麼典禮,只是要記錄家裏出遊的趣事,我想,這部就很很很夠了!買回家玩了一整晚,好玩是好玩,但是心裏對G7的渴望並沒有因為DV而消失。我親愛的老公真是善解人意,竟然願意讓我再買一部DC。天阿! 這樣的老公是我哪輩子俢來的?
隔天,又殺到會場,Canon的展場是人山人海,根本沒人有空理我。原本想死心,不料,逛到某一攤位,竟然看到還有G7站在上頭。問了問價錢,到店面去看過實物後,我付了1000訂金,想說先回家冷靜一下。
回到網上,爬呀爬的,又過了三天,終於還是去把G7接了回來。興奮的充好電,開始玩了起來。一開始都很正常,我也測試的很高興,想說這真是一部不錯的像機,不枉我這樣辛辛苦苦的爬文找資料。沒多久卻發現它怎麼開機時會一片黑? 參數都在,還可以操作,但是就是一片黑壓壓。想說不會吧,就重開了兩次,ㄟ...好了! 但是,在機子放了大約兩個小時後,忍不住又拿起來玩,再開機,又來了,又是得重開兩次才會恢復正常運作。
晴天霹靂!!!
好吧,也只能這樣了,還好是現在就發現狀況,要不可能更麻煩。今天下午就要送它回去了,希望不要再白跑一次才好。
後續:
還好,當天晚上,店裡就通知我說,那部G7的光圈有問題,願意換一部新的機子給我。我喜孜孜的去接了部新的G7回來。把玩了一個晚上,卻又在鏡頭內部看到好幾個紅色的圈圈,在店裡看不出來,因為得要對著光照才看得到。但試了很多次,這些紅色圈圈卻又不影響成像,所以我隔天又回去找他們問清楚。這次店員看了看,說應該是固定鏡頭組用的零件,還又開了一部G9來檢查,確認G9內部也有一樣的紅圈。後來,我又在Mobile01的網站上,看到有人也發現這個狀況,說法大致一樣後,我才比較安心。
也許是爬文爬太多太久,看到太多人對G7的評語。對我來說,我最在意的是它的鏡頭容易入塵的情形。店家說加套筒後,再加個護鏡就可以免除入塵的威脅。但是這樣就醜掉了,而且也不方便。不甘心可能還得花錢清鏡頭,於是我又開始尋找保護這種伸縮鏡頭的方法,其中最壞的就是加裝套筒與濾鏡。
找阿找的,竟然找到大陸有人是用平板玻璃貼在鏡頭筒上,也有將UV鏡去框後,以同樣的方法來保護鏡頭,由於是貼在鏡頭蓋前,所以不影響鏡頭伸縮,也不會破壞G7外型。ㄟ….有趣,我突然想到用LCD的保護貼試試,結果是,照出來的東西全部都加了一層霧,真是豬頭。後來還想說那我去找眼鏡行幫我磨一片30mm的高透光玻璃試試好了。正一頭熱烈時,我又找到一種叫做鏡頭保護鏡的玩意兒,看起來像是一層膜,直接貼在鏡頭的護蓋前,可以隔絕灰塵進入鏡頭。這不就跟那位大陸網友的方法是一樣的嗎?於是打了電話去店家問,他們說是硬的鏡片,不是軟膜,是有點厚度的。他們說就像手錶的錶面,是直接黏貼在鏡頭筒外圈上,除了不影響鏡頭開闔,也不影響光線與成像。他們還說可以去除紅外線,可以保護CCD……,這些都不重要,只要可以保護我的G7,就好了。於是我衝到店家去,二話不說貼了一片。
看起來,有點像給G7戴上眼鏡的感覺。因為前端鏡筒的凹槽不夠深,所以看的出來保護鏡凸出約有1mm。但是因為是透明的,所以,其實不仔細看,還真的看不出來。試拍了幾下,或許是我道行不夠,個人並沒有感覺到差異存在。
不管了,至少我終於可以安心帶它出門了,YAYAYA!!!